如今,课程建设越来越成为众多中小学精心打造的内容。为了凸显办学特色,许多学校可谓不遗余力,背后的动因是未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将体现在课程建设的能力与课程文化的打造上。但是,如何打造理想的课程文化?怎样评价课程建设的优与劣?课程建设是课程越丰富越好、各科衔接越紧密越好,还是考量家长参与度?不久前,笔者参加了北京市七一小学的课程展示活动,有了一些想法。
此次课程展示有些特别,一是所有课程几乎都是以自然班的形式来呈现的,而不是选调某些优秀学生或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反映的是日常教学的真实状态。二是课程融合味道很浓。以语文课《火印》赏析为例,学生在展示阅读成果时,采用了皮影戏、海报、诗朗诵、戏剧等形式,从多种角度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收获。三是每门学科都有所展示,而不是只聚焦语数外等主科。比如,科学课就给参会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师生一起将科学课变成魔术课,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情境表演,既展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也清晰表达了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主题。
事后笔者了解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从一开始就给了教师极大空间,鼓励不同学科教师自由组合,“随便折腾”。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激发,自主组群,进行课程研究,由此带来课程建设的峰回路转、焕然一新。可见,中小学的课程文化建设固然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推动,需要课程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但关键在于激发教师自我变革的内驱力。此种唤醒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更需要给予教师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课程建设的另一关键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其实,无论是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角度,还是基于学科融合的STEM教育方法,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跨学科教学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课程建设不同学科教师发挥所长,通力合作。这种合作不是一时的,也不是僵化固定的,而是根据教学和学情需要,有组织、有规则的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基于教学实际而开展的课程建设,看似教师之间处于松散的、无序的组织状态,实际上遵循着内在教学规律,符合教学需要,落脚点在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与团队合作的渐入佳境。
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课程建设时予以有效组织,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是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顺畅沟通搭建平台,主动帮助教师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谓有所不为,即不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式上过多干涉教师,不在教学评价上给教师过多束缚,使其陷入具体的课程建设文件整理等琐事而无法将全部精力用在课程建设上。另外,由于课程建设历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改革与新的尝试都是有风险的,因此要给教师试错的机会,宽容对待教师,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
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部分,需要所有教师主动参与。如果说课程建设存在一个理想的状态,那么在课堂层面应该是学生学习状态发生改变,与教师积极互动,并展现出强烈的探究与团队合作欲望;在课程层面则是各个学科教学富有活力,做到了深度融合,体现出明显的探究性与研究性学习特点;在学校层面则是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既与校园文化合辙同轨,也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现实来看,理想的课程文化是理想学校的本来样子,尽管很难达到,但这不妨碍学校从改变课堂生态入手,从打造基于教师积极合作的课程入手,最终形成各个学科百花齐放,课程建设自成体系的局面。
做到这一点与教师的课堂精神状态、课后投入课程研究的专注度息息相关,背后则是学校管理者是否具有激发教师职业热情的教育智慧。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6日第3版
|